关于做好2025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目标,现就2025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和人才成长基本规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突出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培养。全面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主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逻辑关系明确,表述清晰,师生易懂易用。
(三)实现落实国家标准与培育专业特色的统一。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实现课程体系与课程的应开尽开;根据专业与钒钛产业、健康产业、新能源产业的关联程度,将解决相关产业问题能力纳入专业人才培养,培育专业特色。
(四)深入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程。强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密切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推动合作成果转化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成果,建设一流专业。
二、总体设计
(一)落实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校章程,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为以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具有社会责任感、奋斗精神和应用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自然、人文修养和职业素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各专业在确定人才培养基本目标时,基于但不限于以上目标要求,根据专业特点和产业特点,充分思考,明确有关内容,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下为攀枝花学院章程中培养目标内容,仅供参考(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艰苦奋斗、自律自强,具有较好自然、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相应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相应专业能力,较强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明确专业毕业要求。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依据,清晰并可评价地表达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毕业标准。落实工程专业认证理念,突出能力导向,以“能做什么”作为毕业要求。工科专业应按照工程认证毕业要求十二条具体化专业毕业要求,鼓励其他专业参照执行。
(三)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基本依据,根据专业毕业要求与课程组、课程群的对应关系,优化完善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实现矩阵。遵循能力形成规律,构建进阶式、多学科的课程体系,专业基础、专业模块中跨学科的课程学分占比应不少于15%。
(四)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按照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实现矩阵,科学合理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中每门课程教学目标,形成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表。落实课程思政要求,着力培育“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精神特质,明确每门课程的价值情感目标。
三、具体规定
(一)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实行学分总量控制,选修课程学分占比不低于15%,通识选修课程学分不低于14学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设置是:四年制理工农艺类本科专业控制为165学分(不含素质拓展15学分,下同);四年制文法经管类本科专业155学分;四年制医学类本科控制为185学分;五年制工学类专业控制为205学分;五年制医学类专业控制为239学分;三年制非医类专科专业控制为115学分(不含素质拓展10学分,下同);三年制医学类专科专业控制为145学分。
(二)专业课程体系由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理工农医艺类本科专业实践课程学分占比应不低于30%,文法经管类本科专业实践课程学分占比应不低于20%。专业课程体系分通识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等三个模块,各模块学分占比原则上按3:4:3安排。
(三)丰富课程类型,做实课程内涵,拓展课程形式。严格认定产教融合和双创教育课程,各专业设置的产教融合课程应不低于5门,创新创业课程应不低于5门;落实劳动教育目标,思政课程开设不少于2学时的劳动理论教育,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开设不少于30学时的劳动技能、精神教育;学生选修思政类课程学分必须达到1学分以上,学生选修心理健康类、美学类、创业类课程均须达到2学分以上,医学类专业至少开设一门中医类课程。
(四)严格按照学校统管课程的学分、开设学期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管本科课程设置一览表)。严格控制学时数设置,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原则上按16学时折算1学分;实践环节课程原则上按1周折算1学分。所有课程的最小学分单位是0.5学分。
四、其他
(一)原自修学时内容融入理论教学中,不再单独设置;
(二)实践学分占比中的分母为原总学分的基础上加2学分;
(三)新增推荐通识选修课程:《国家安全教育》;
(四)课程修读计划表稍有调整(取消课内自修栏,行课学期栏更改为1列),详见附件2《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修读计划表-Word版》。
五、工作要求
(一)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202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加强统筹领导和组织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文本格式参照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格式(毕业学分要求、课程修读计划请参照附件2)。
(二)及时报送工作材料。各学院应及时报送202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材料(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专题会议、党政联席会等),电子档(人才培养方案Word版和PDF版、其它相关材料合成一个PDF版、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修读计划表-Excel版(附件3))发送至邮箱76822112@qq.com,纸质档(人才培养方案)签字盖章后报送至教务处教改科(办公楼212室),同时需在系统中完成填报,截止日期:2025年5月8日前。
联系人:刘洪
联系电话:0812-6604195
附件1:校管本科课程设置一览表-2025
附件2: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修读计划表-Word版
附件3: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修读计划表-Excel版
教务处
2025年4月20日